郑在豫见 财经 郑州都市圈获批,目前规模:郑州+空港实验区+开封+许昌!

郑州都市圈获批,目前规模:郑州+空港实验区+开封+许昌!

郑州都市圈获批,目前规模:郑州+空港实验区+开封+许昌!

日前,郑州都市圈建设有了重要阶段性成果。《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近期已正式成为全国第10个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的都市圈规划。当下,该省正从科技创新、对外开放等多点位蓄势发力,旨在将郑州都市圈打造成辐射全国、链接全球的中部地区开放高地。

在继南京、福州、成都、长株潭、西安、重庆、武汉、沈阳、杭州9个都市圈先后获批成为国家队之后,第10个国家级的郑州都市圈终于在10月底获批了,首先热烈祝贺郑州都市圈终于正式列编国家队,至此,国家级的都市圈已遍布全国大江南北,长城内外。

我国都市圈的概念其实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,都市圈(Metropolitan Area)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,以一个超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,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,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“集合体”,城市数量至少两个以上。

都市圈是由早期的城市群演变而来的,两者有相似之处,也有明显的不同,简单来说,就是城市群的成员数量更多,空间距离更大,边界具有不稳定性,随时都可能扩容;而都市圈因为有明确的“一小时通勤”标准,从而限定了成员数量和边界范围;还有就是城市群可以有一个或者两个城市为核心,但都市圈只能有一个核心城市。

相比以前规模庞大和联系松散的城市群,都市圈就比较精悍和联系紧密,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,因此,近些年城市群的概念逐渐下线,都市圈成为了时代选择下更具发展力的新模式。

相比前面先获批的9个都市圈,郑州都市圈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,却赶了个晚集,因为获批的郑州都市圈的前身就是中原城市群,而中原城市群早在2016年就初步成型,并获得了批准成为国家级,当时的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、洛阳为副中心的9座城市共同组成的大型城市集群。

后来在区域协同发展更为紧密的都市圈概念出现后,中原城市群就率先规划和响应,以整体打包的形式积极申报,但却迟迟未能如愿成为第一个获批吃螃蟹的都市圈,只能眼睁睁看着兄弟城市一个个从身边呼啸而过,率先上车入编国家队。

郑州都市圈获批,目前规模:郑州+空港实验区+开封+许昌!

眼看形势不太对,在2021年底的时候,河南省对中原城市群做了一个重大的整体调整,重新梳理了中原城市群的内部关系结构,合并了当时中原城市群内的两大都市圈,即:郑州都市圈和洛阳都市圈,合并后统一叫郑州都市圈,以郑州为单核心,取消了洛阳的副中心作用,想从形式和名称上迎合都市圈的标准要求,但城市数量和空间距离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变化。

其实以都市圈的标准来看,当时的中原城市群是符合大部分主要标准的,9座城市之间的空间通勤距离都在1.5小时内,经过多年的互相磨合,9座城市之间也能够非常好的协调发展,唯一的劣势可能就是作为核心城市的郑州综合实力还是较弱,GDP全国城市排名多年徘徊在10名开外,给人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,力不从心。

此次郑州都市圈之所以能够获批,应该是主动瘦身求变的结果。根据通告显示,获批的郑州都市圈目前的规模标准是1+1+2,即:郑州+空港实验区+开封+许昌,3座城市和一个副省级的实验区。

也就是说,原来的中原城市群经过瘦身,蜕变成了现在郑州都市圈,从原来9座城市的规模精减到了3座城市,出局的6座城市也并未因此而散伙,而是又重新组成了以洛阳为核心的郑州都市圈紧密协作区,继续延续和加强原来的合作发展关系。

相比原来想要的规模,新批的郑州都市圈规模虽然大幅缩水,但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,毕竟经过多年的努力,终于得以获批上岸,也实属不易,应且行且珍惜。

在都市圈这个赛道上,虽然郑州都市圈率先起跑,却没有争得第一,是有许多经验教训需要总结的,贪大求全想争取更大政策利益未必就能如愿,就算获批,最终也未必就能发展得好,综观未来区域经济竞争,还得是协调更紧密、协作效率更高的都市圈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大而全只注重规模的城市群已无法满足高效的竞争形势需求了。

郑州都市圈获批,目前规模:郑州+空港实验区+开封+许昌!

声明:本文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,不代表郑在豫见立场。 旨在为用户提供检索信息,如有侵权可联系站长删除。https://www.zzyjw.cn/14827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